那时候的日子,像外婆纺车上的棉线,一圈圈绕得悠长。我们总嫌日子过得慢,却不知时光早已在麦垛间、蝉鸣里、雪地上悄悄烙下印记。
图片
正月:新衣炮仗里的年味
腊月底就掰着指头数日子,母亲藏在木柜里的新衣裳要等大年初一才能见光。天还没透亮,就听见外面传来 '噼里啪啦' 的鞭炮声,红纸屑像落英铺满门槛。
图片
二月:田埂边的草色诗行
冰河刚开化,地头的柳枝就冒出鹅黄嫩芽。折根柳枝拧成柳笛,音色沙哑的 '嘟嘟' 声惊飞麻雀。我们蹲在田埂边看蚯蚓钻泥土,折柳枝编草环戴在头上。油菜花开时,田野里变成金灿灿的花海,蜜蜂嗡嗡穿梭,追着蝴蝶跑过几个田垄,布鞋上沾满黄黄的花粉。
图片
三月:榆钱串里的春天味道
村口老榆树垂下嫩绿的榆钱串,像挂满枝头的翡翠小灯笼。我们搬着木凳够树杈,指尖捋过串儿,新鲜的青草香混着甜味钻进鼻子。母亲把榆钱拌进玉米面,蒸好的榆钱饭在竹屉里冒着热气,揭开锅盖时,清香漫过整个院落。
图片
四月:槐花甜了整个春天
河岸边的槐树开花时,像落了一场雪。扛着竹竿去打槐花,花瓣簌簌落进竹篮,母亲会做槐花饭。放学后挎着竹篓挖荠菜,田埂边、水渠旁,嫩绿的叶子上还沾着露水。回家路上踢着小石子,荠菜在篓子里沙沙响。
图片
五月:粽香里的端午记忆
我们趴在灶台边看母亲包粽子,两片粽叶叠成漏斗状,填一把糯米,中间窝进颗蜜枣,棉线一绕一系,转眼就变成胖鼓鼓的四角粽子。蒸笼冒起白雾时,整个院子都是粽叶的清香,我们偷偷掀开锅盖,蒸汽扑在脸上烫得直缩脖子。屋檐下挂着的艾草散着清香,奶奶用五彩绳扎香囊,五彩绳在风里晃啊晃,沾着我们嘴角的糖渣,成了童年最香甜的五月印记。
图片
六月:晒场边的麦香记忆
布谷鸟叫得最响时,麦田开始泛出金黄。父亲磨镰刀的声音在院子里叮当响,我们跟着大人去拔麦子,麦穗上的麦芒扎得手背发痒。晒谷场铺满新麦,赤脚踩上去痒痒的,大人用木耙翻晒麦子,金黄的麦浪在阳光下闪烁。傍晚帮着拢麦子,扫帚划过地面发出 '沙沙' 声,麻雀在旁边探头探脑,趁人不注意叼走几粒麦子。
图片
七月:井水西瓜的解暑密码
井水湃的西瓜最甜,大木盆里泡着几个青皮瓜,捞出来时水珠顺着瓜皮往下滚。傍晚搬草席到晒谷场,听着蝉鸣啃西瓜,红色的瓜瓤滴着水,脚边蚂蚁排着队来吃残渣。
图片
八月:月光下的团圆饼
中秋前帮母亲揉月饼面团,木模子刻出花纹,烤好的月饼飘着桂花香。晚上在院子里摆上桌子,供着月亮婆婆,咬一口酥皮月饼,芝麻馅甜到心里。
图片
九月:玉米地的狂欢季
玉米叶子沙沙响时,青纱帐里藏着胖乎乎的玉米棒子。跟着父母掰玉米,玉米须蹭得脖子发痒,掰下的玉米堆成小山。田埂边架起土灶,偷偷烤几个玉米,焦黑的外皮掰开是金黄的颗粒,咬一口烫得直哈气,甜香在田野里飘散。屋檐下挂满玉米串,风一吹哗啦啦响,像在唱丰收的歌。
图片
十月:红薯窑里的香甜梦
放学后约上小伙伴去挖红薯,田埂边刨个土窑,捡来枯枝烧得通红。把红薯埋进热灰里,等得心急如焚,扒开泥土时,红薯皮烤得焦黑,掰开是橙红的果肉,烫得直哈气,甜糯的滋味在舌尖化开。
图片
十一月:初雪后的冬日记忆
初雪刚盖满屋檐,地窖口就飘出潮湿的土腥味。父亲踩着梯子往下搬白菜,我们抱着菜帮子往地窖里递,大白菜码得整整齐齐,像列队的士兵。雪停后,小伙伴们在院角堆雪人,把胡萝卜鼻子插歪了,笑声回荡在整个院落。
图片
十二月:年关将近的烟火气
杀年猪的场景总是特别热闹,孩子们躲在门后偷看,大人忙得团团转。杀猪菜的香味飘满村子,酸菜白肉锅咕嘟咕嘟冒泡。跟着父亲去赶集,棉袄里揣着热乎乎的烤红薯,集市上冰糖葫芦摊前围满孩子,山楂果裹着糖衣亮晶晶的。除夕守岁时,窗户上的窗花映着月光,火炉里的炭火噼啪作响,和着外面的鞭炮声,一家人看春晚小品笑得前仰后合。
图片
总觉得如今的年历,薄得像片树叶,轻轻一翻就过去十二页。但那些藏在月令里的时光碎片,依然在记忆深处闪着光。每次想起,心里都会泛起暖意,仿佛看见母亲掀开蒸笼时,那股带着麦香的白雾,漫过时光的门槛飘了过来…
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没有了